构建数字丽达,细节决定成败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涌来,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而对于青岛丽达集团而言,作为一家跨区域、多业态、综合性的区域龙头企业,一方面坚持以连锁超市、百货为主业,积极推进向购物中心、精品超市、社区生鲜的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企业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在通过全渠道的建设为顾客提供一致性的购物体验的同时,加强线上线下之间的联动,全面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另外,通过业务的移动化,实现数据驱动业务模式下的任务分配、任务接收、任务作业、任务完成的管理闭环。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对线上业务的履约能力。
● 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订单碎片化越来越严重,需求预测越来越难;
● 日趋多元的营销促销手段增加了销量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程度;
●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引入品项越来越多,人工管控难度不断增大;
● 畅销品缺货、滞销品高库存问题并行;
● 节假日、特殊期间,商品需求集中,需求量大、时间短,配送压力非常大;
● 门店补货人员经验参差不齐,人工经验难以标准化、数字化;
● 线上、线下多渠道零售需要快速识别分析不同数据,保证不同渠道的销售需求;
● …
增强内功的修炼,夯实数字化管理基础
自动补货系统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智能化管理方案,方案全面考虑门店商圈特点、销售周期、定价策略、天气、节假日等外部环境因素,根据商品类别构建了不同精度的补货预测模型,以此来更有效的规划采购计划、更快速的反应市场变化,迎合顾客需求。基于此,丽达团队权衡兼顾,决定将自动补货方案引入企业,同样团队意识到方案的落地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存在着诸多挑战和付出。迎难而上,管理团队按照"全局思考,谨慎试点,迅速推广"的原则,将实施计划分为准备、试点、推广进行实施。
step 1
企业准备
项目团队由高层挂帅,选择一家门店的酒水饮料品类做小范围试点,并指定总部采购、门店营运、总部信息等职能条线的骨干人员组成试点小组,明确各岗位分工:
总部副总:负责自动补货项目的计划,协调各部门执行,检查整个项目执行。
信息部经理:对自动补货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自动补货数据分析、优化思路。
采购经理:负责统一协调相关商品流程、订货流程、供应商相关事宜。
采购规采:负责供应商、商品补货参数、完善补货订货流程。
采购品采:负责完善商品引入、汰换流程,商品经营状态变更流程。
门店店长:负责监督自动补货相关门店工作。
自动补货模型的本质离不开三个原则:销售预测卖多少?需要补多少货?何时补货?销售预测受多重因素影响,一直是备受行业关注的难点,除了考虑门店业态、商圈定位、商品品类等内部因素,同时还要关注季节性商品、节假日、天气等外部因素。此外商品的安全库存、门店的陈列计划、供应商送货的履约能力都要统筹规划。
step 2
试点运行
确定补货模型,完善系统内的相关参数后,开启试点品类的自动补货,信息系统在日结时自动生成补货数据,第二日早上门店课长核查补货数据,为了保证补货数据的合理性,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数据核对:
经验对比:补货人员依据系统提供的计算日志、历史销售、季节性等核心因素,人为判断补货决策是否合理。
异常分析:每日计算高库存、畅滞销分析(图1)等异常指标,报警需要关注的异常商品,辅助补货人员迅速决策。
考核分析: 通过对供应商商品到货率、及时率分析验证供应商的履约能力是否达标。
补货失败、补货量过高都是自动补货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试点小组对5天的自动补货数据进行了统计。
1.门店根据试点品类经营品项、近5天门店自动补货改0明细结合品类经营品项模板,找到不经营的品项,提报品采;
2.品采根据门店提交的明细对门店不经营品项锁码;
3.门店严格执行新品流程,对于试销期品项、过季品项、淘汰品项,门店要及时联系品采修改商品进货状态。
1.采购规采人员对供应商的交货期、订货周期、安全库存日进行修订;
2.门店梳理经营品项中,不适合本店经营的包装含量,提交修订明细。
存在人工制作尚未审核的补货单,采购规采优化日常补货流程,一方面加强门店自动补货的流程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检查考核机制,增强员工对自动补货的主动性。检查供应商订货日是否维护正确、合理,对于缺货商品可以进行紧急补货。
1.门店根据本店商圈、商品陈列面积,对该品类进行最佳陈列量二次修订;
2. 信息数据专员对门店最佳陈列量修订前、修订后自动补货修改率对比分析,对修改多的品项,发给对应门店询问原因,梳理找到影响准确率的新原因。
小组不断对补货模型、补货参数、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调整,试运行一个月左右,自动补货准确率稳定在90%。
step 3
全局推广
试点结束后,试点小组总结经验,结合实际业务,将全局推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综超、精品超市、社区门店三种业态各选择一家作为试点门店,完成不同业态门店的推广。第二阶段向集团所有门店进行推广。
针对不同业态门店设置不同的阶段目标,以综超为例设置,整个实施周期计划为四个月,每月量化执行考核目标,有问题及时调整。
为了达到上述阶段的目标,结合试点运行的问题及处理方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集团性构建:
良性的商品结构
建立品类管理机制,以当前数据为基础,设置每个品类的品项数;建立商品引入汰换机制,严格控制品项数;加强商品清场的管理。
准确的商品状态
按照门店进行商品经营状态的调整;启用商品生命周期、季节性商品管理。
严谨的规采流程
完善优化现有补货制度及流程;按店设置正确的最佳货位量;调整库存下限方案;完善供应商补货参数。
完善的人员管理
门店配合维护最佳货位量;规采人员配合调整补货参数;品采人员配合控制品项数;信息人员提供相关报表及培训。
自动补货良好的应用效果夯实了丽达的管理基础,一方面强化了库存管控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在优化品类结构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订货流程更加清晰、更加高效,降低了内部组织管理成本,使总部的品类管理策略得到有效保障,在集团层面可以更为行之有效的满足全渠道销售对于商品的需求。对于门店而言,可以更加专注于销售和服务。
本次项目的成功为企业从根本上解决了库存管理的难题,提高了效率,释放了人力,优化了流程,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