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若对生鲜加工商品采用粗放的管理办法(关于生鲜加工部门的管理方法,请见http://www.enjoyit.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9&ID=2587&replyID=12192),需要预设或者设置计划配方来计算估计的成品成本,该成本体现在平日的销售报表中,作为日常统计分析过程中查看销售毛利的基础。
而财务的生鲜部门核算取得的成本并不是该销售成本,而是以一个核算周期为单位,在本期盘点后以倒计的方式获的综合成本作为本部门本期的成本,即:
本期综合成本 = 上期余额+本期进货(含退货)+本期调入-本期调出-期末余额
= 销售成本+领用成本+报损成本-进价提价
这个成本并不受预设的估计成本的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某部门期初为0,本期原材料进货为3元,从其他部门调入并领用了原材料2元,全部加工为一个零售价为6元的成品,并在本期销完,若预设成品成本价格为4元,则得到的销售成本为4元,即平日体现33.3%的毛利率,则期末记帐库存为3+2-2-4=-1元,因此盘点将报损-1元,如此:
本期综合成本 = 上期余额+本期进货(含退货)+本期调入-本期调出-期末余额 = 0+3+2-0-0 = 5
= 销售成本+领用成本+报损成本-进价提价 = 4+2+(-1)-0 = 5
若设置成品成本价格为6元,则得到的销售成本为6元,即平日体现0%的毛利率,则期末库存为3+2-2-6=-3元,因此盘点将报损-3元,如此:
本期综合成本 = 上期余额+本期进货(含退货)+本期调入-本期调出-期末余额 = 0+3+2-0-0 = 5
= 销售成本+领用成本+报损成本-进价提价 = 6+2+(-3)-0 = 5
可见因为期末的盘点报损金额对预设的成品价格差异具有跷跷板性质的补偿作用(加工过程后的盘点必然是原材料报损、成品报溢,因此估计的成品成本高将必然造成报溢高,这样销售成本和报损成本是具有跷跷板效应),因此预设的成品价格差错对最终的财务综合成本核算并没有实质影响,只是在未计入盘点损溢的日常销售报表中的销售成本体现得不是最终全面的综合成本而已。
要注意预设的成品价格差异对于综合成本的微小影响在于当有期末库存时最终的成品期末库存会与实际成本有所差异,但因为成品的剩余库存相对于整月的销售往往较小,并且该差异会在下个月综合成本中又冲回来,因此此差异影响可忽略不计。
但在盘点完成之前,日常的销售成本只能以估计的销售成本来计算,计入领用、报损等的准确的综合成本必须以包含期末盘点结果的整个期间来看才是准确的。捷诚系统中的报表有些是反映的销售成本用于预估,有些反映了综合成本用于期末准确核算,请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