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昂捷论坛  (http://enjoyit.com.cn/bbs/index.asp)
--  □-商业论坛  (http://enjoyit.com.cn/bbs/list.asp?boardid=2)
----  商旅文“三合一” 能否拯救实体商业  (http://enjoyit.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8967)

--  作者:yangzm
--  发布时间:2013/9/9 11:24:03
--  商旅文“三合一” 能否拯救实体商业
当实体店不得不接受遭遇网购冲击的现实,当淘宝的年交易额甚至超过一些省市的GDP,当全社会都知道我们开始步入“网购时代”……阿里巴巴的马云与万达的王健林打了一个赌:十年后,电商是否会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对于“电商威胁论”,舆论基本分两派,一派认为电商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基本取代实体店;另一派认为,两条线并行不悖,不可能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在商言商,对于这个问题,“店商”和“电商”其实都在深度思考。而这,也是今年上海旅游节和上海购物节必须直面的课题。

  焦点一:电商的强势能否持续

  记者采访的两位专家,不约而同,都是“并行派”。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宪认为,“电商”和“店商”,都会找到各自的生存方式。原因是,80后、90后等年轻人,崇尚多元、喜欢变化、生活方式多样,网购只是他们的一种方式,或阶段性偏好,时间一长,就会求变;而与此同时,实体店也在探索创新,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也持类似看法。他说:“购物是一种体验,逛的过程很舒服。想吃冰激凌,有人会花16元钱打的去吃35元的冰激凌。身体是有节奏、有需要的,这时就不在于买东西多方便,而在于特别想亲身体验。今天很多人依然逛街,人流量不少,只是逛完后回家网上买。说白了,仅仅是实体店价格与电商价格有差异。所以苏宁现在搞线上线下同价,值得借鉴。将来如果电商纳税,线上线下价格差不多,电商还能如此强势吗?以后说不定反过来,淘宝店开得好,去大沽路再开一家实体店。 ”

  顾晓鸣始终认为,新媒体的作用被过度夸大。他专门创新了一个词叫“体媒体”,以身体为媒介,去感知、去触摸,并认为这才是未来的趋势。他举例,即使是互联网,现在也在研究如何通过手套,去感知网店那头衣服的面料;一些APP软件,正在设计如何把虚拟衣服套在人身上;到宜家买家具,可以把家里的情况输入电脑……

  梅洛·庞蒂曾说:“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 ”中国文化观念中,也把身体视为宇宙的起点和本源。“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户外运动、健身、郊游。未来,‘宅男宅女的一代’说不定会转为‘身体的一代’。‘新媒体’和‘体媒体’两条路,是相向而行的。 ”顾晓鸣如此预言。

  焦点二:“商旅文”模式有用吗

  实体店面对如今的压力,解决之道就是走“商旅文”三结合模式。当一个区域内,商业、旅游和文化三者合一,是否能带动人气,把消费者重新赢回来?当逛街的体验非常愉悦,留下美好的文化记忆,是否能让消费者呼朋唤友、一来再来? “商旅文”模式,真的能够拯救实体店吗?

  多年前曾经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然而从上海旅游节多年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出,这个节,政府色彩已经越来越淡,企业和行业协会成为当之无愧的主体。不独旅游节如此,上海电影节、艺术节、书展等,都培育出了市场主体,陈宪说:“上海的这种变化在全国都有典范意义。一开始看不到盈利模式时,政府扶一把无可厚非,但只能说是一种初级阶段。最佳状态应该是:一旦找到盈利模式,政府就退出,让企业自主。同理,只有市场行为主导的‘商旅文’,才能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真正生机勃勃。 ”

  在顾晓鸣看来,断言实体店铺走下坡路,是懒汉的借口。比如说K11目前评价很好,但是它的业态构造、品牌门店与其他商圈还是雷同。开发商没钱,找银行贷款,招商后星巴克进驻,嗅到味道的一些品牌纷纷跟进,一租若干年,品牌开开关关难以控制……这些快速造就的商圈都遵循类似的发展模式,最后内容终究趋同。

  与此相反的是,长乐路、陕西路、大沽路、衡山路等马路上,自发形成的旺铺林立,人气很高,年轻人逛逛吃吃,非常喜欢。

  “所以,关键是从招商、建造到美学的一系列转型。家门口的全家超市是否比大型沃尔玛更有前景?大型规划下的商圈,如果变成自发的小店林立的生态圈,是否更有逛街的趣味?上海旅游节的口号——发现更多,我认为起得太好,其中的寓意,值得我们好好捉摸。 ”顾晓鸣说。

  网上有句不太悦耳的提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就不能打动人心。即便是文化创意,也应该展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焦点三:体验本身能否创造价值

  英国提出“创意经济”,美国提出“后服务经济”,这些指的都是当下流行的“体验经济”。那么,体验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业态呢?

  陈宪解释:“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如果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品,主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那么体验经济,主要满足精神性需求。体验经济的载体,已非旅游时单纯吃喝玩乐的商品。人们追求体验,就是在追求一种刺激。休闲、发呆,都是体验,这种体验本身就能创造价值。比如,有人把逛宜家当做旅游,在宜家里面买什么并不重要,逛得开心,然后喝杯咖啡发呆,都是体验经济创造的价值。 ”虽然体验经济更加跨界、更难量化和清算,但这是未来大势所趋。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生生不息,服务经济的后面会是什么?现在谁都不知道,但陈宪认为,归根到底,还是随人的生活方式变化而变化。如今,有的企业选择整合,打通上下游,涉足“商旅文”各个领域,比如新世界。也有的企业选择只做产业链的一段,越做越专业化。

  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过“旅游凝视”理论。“看”的过程,就是制造意义的过程。通过身体的移动,破解景点的文化符号,去凝视言语不能表达,或被掩盖歪曲的东西。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心理和人生的再造工程。比如电视上说某家意大利餐厅如何好,可是唯有身体直接体验,才会真正知道好在哪里。

  体验经济的本质是什么?顾晓鸣答:“发现另一个自我。双节的本质,就是创造一个氛围,让我们调度所有的身体、物质、感官资源,通过移动去收获快乐,开启全新的认知,发现还有许多生活的美妙没有领略。 ”